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风独特,以生新拗折著称,被后世称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经典之作——《寄黄几复》。
原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译文:
我住在北方的海边,而你却在南方的海边,想要托鸿雁传信给你,它却说无法完成任务。
想起当年春风拂面,桃花李花盛开时,我们共饮一杯酒的时光;如今却只能在江湖漂泊中,伴着夜晚的雨声,点着孤灯度过漫长的十年。
你持家清贫,家中只有四堵墙支撑着屋顶;为了治病,也不需要像古人那样经历三次折肱之痛才懂得医术。
我想你一定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头发都已花白,而隔着溪流,只听到猿猴在瘴气弥漫的溪边哭泣,藤蔓缠绕。
注释:
1. 北海:指北方极远的地方,这里代指黄庭坚所居之地。
2. 南海:指南方极远的地方,这里代指黄几复所在之地。
3. 寄雁传书:古人常用大雁传递书信,此处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 桃李春风一杯酒:形容美好的春日和相聚时的欢乐。
5. 江湖夜雨十年灯:暗示长期的孤独与漂泊。
6. 持家但有四立壁:形容生活清贫,家中只有四堵墙。
7. 治病不蕲三折肱:表示无需经历多次挫折就能懂得道理或技能。
8. 隔溪猿哭瘴溪藤:通过环境描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好友黄几复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富有深意。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开篇就点明了两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则通过对比,将昔日的欢聚与今日的别离刻画得淋漓尽致。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生活的清苦,同时也暗含对其坚韧品格的赞美。尾联“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既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