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尝试用《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篇充满童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小松鼠通过纸船传递友谊,而小熊则以风筝回应,最终两人因误会而疏远,又因纸船与风筝重归于好的温馨情节。
在课堂上,我首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纸船和风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当他们扮演小松鼠和小熊时,那种投入的表情让我感到欣慰。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中一些抽象的情感表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他们能够大致明白故事的情节,但对于为什么小松鼠会难过,为什么小熊会后悔,这些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为此,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了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们讨论如果自己是小松鼠或者小熊,会怎么做?这样的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故事中的道理——友情需要珍惜,遇到问题要勇于沟通解决。
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动画视频,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故事情境,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纸船和风筝,亲身体验手工的乐趣,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总的来说,《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的教学经历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来,我会继续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孩子们难忘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