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地球科学概论
课程代码:[填写具体代码]
学分:3学分
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学科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地球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科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地球的结构、组成、演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 地球科学概述
- 地球科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
- 板块构造理论简介
3. 外部圈层与地球表层系统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机制
4. 地质年代与地球历史
- 地质时间尺度
- 主要地质事件的时间分布
5.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
- 常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6. 实验部分
- 岩石矿物鉴定
- 地图阅读与分析
- 地质现象模拟实验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实验报告等。具体比例分配如下:
- 平时成绩:20%
- 期中考试:20%
- 期末考试:40%
- 实验报告:2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主教材:
[填写教材名称]
参考书目:
[列出几本推荐参考书籍]
六、授课教师信息
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
联系方式:[邮箱地址/电话号码]
七、备注
本大纲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更新。
请注意,上述内容仅为示例性质,实际编写时需结合学校的具体要求和个人的教学经验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