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尤为生动。汲黯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其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形象令人敬佩。以下为《史记·汲黯列传》的部分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摘录:
“黯多病,卧阁内不出。上问:“君何以不治?”黯对曰:“臣病足疾,不能行。”上曰:“吾闻君好直谏,今乃如此,何也?”黯顿首谢曰:“臣不敢忘陛下之恩,然臣年老体弱,恐难胜任。”
译文解析:
汲黯身体多病,常常卧于室内不愿外出。皇帝询问他为何不去处理政务时,汲黯回答说自己的脚有疾病,无法行走。皇帝听后说道:“我听说你素来喜欢直言进谏,如今却这般状态,这是为什么呢?”汲黯叩头致歉道:“臣铭记陛下的恩德,只是年迈体衰,恐怕难以担当重任了。”
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汲黯面对皇权时的谦逊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身状况的真实反映。通过这样的描述,《史记》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忠心耿耿又坦诚相见的历史人物形象。此外,这种对话形式也使得整篇文章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微妙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