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一天的经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面对未知时应有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速度。然后提问:“大家知道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引出课题——《太空一日》。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内容。
2. 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三)精读感悟
1.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危险情况?
- 他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 在整个过程中,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全班交流分享各自的看法,并总结归纳出答案。
(四)拓展延伸
1.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有哪些认识?
2. 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宇航员,你会选择去哪颗星球探险呢?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所有生字词两遍;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想象中的一次太空旅行经历;
3. 查阅更多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准备下节课进行汇报展示。
四、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 主要记录了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执行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时的一天经历。
- 情感变化:紧张→放松→兴奋
- 科学意义: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