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并不富裕,但书却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我贫瘠的精神世界。那时候,村里的小书店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每次经过那扇陈旧的小木门,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纸墨香味,那是书籍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也是我童年记忆中无法忘怀的一部分。
记得第一次走进书店时,我只有七八岁。母亲给了我五毛钱,让我去买一本练习本。但我站在书架前,却被一本封面泛黄的小说吸引了目光。那是一本《安徒生童话》,封面上画着一个穿着蓝色裙子的小女孩,正站在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上。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忍不住问老板:“这书多少钱?”老板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书,笑着说:“你拿去吧,不要钱。”那一刻,我的心里既惊喜又忐忑,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回家的路上,我捧着那本书,小心翼翼地摸着它的封面,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读书。每天做完作业后,我都会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页页翻阅那些借来的或买来的书。有时候,为了多读一本书,我会主动帮邻居干活,换取他们家藏书的使用权。有一次,我甚至偷偷爬到邻居家的阁楼上,发现了一堆发霉的旧书。虽然有些字迹模糊不清,但我仍然如获至宝,一页一页地辨认,直到眼睛酸痛才肯罢休。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通过书中的故事,我认识到了勇气、善良和坚持的重要性。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保尔·柯察金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所展现出的顽强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他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句话成了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在迷茫的时候为我指引方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愈发浓厚。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学校图书馆成了我新的天堂。在那里,我接触到了更多种类的书籍,有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还有科普读物。每一本书都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度过无数个孤独而又充实的日子。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生活变得忙碌而复杂,但读书的习惯却从未改变。每当我翻开一本书,总会想起那个在书店门口徘徊的小男孩,以及那段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岁月。书,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书,也像一条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航行。
我的读书故事或许平凡,但却真实而温暖。它记录了我从无知到觉醒的过程,也见证了我如何在阅读中找到自我。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书籍便会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