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暴风雨”、“安心”等。
-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 感受老屋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
-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有关老屋的图片资料。
3.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背景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老屋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老屋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引入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错误。
3. 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 提问:“老屋为什么想倒下?”
- 分角色朗读,体会老屋的心情。
- 思考:老屋为什么决定不倒下?
2. 学习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 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
- 小组讨论:老屋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 指导朗读,表达对老屋的敬佩之情。
3. 学习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 提问:“老屋最后倒下了吗?”
- 分析:老屋的精神是否影响了其他事物?
-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四)拓展延伸
1. 请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类似老屋这样的人或事。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老屋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五)布置作业
1. 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 绘制一幅关于老屋的画,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五、板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 老屋的愿望
- 助人为乐
- 永恒的精神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今后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