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儿科支气管哮喘病例分享

2025-06-16 18:26:40

问题描述:

儿科支气管哮喘病例分享,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6 18:26:40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这类疾病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儿科支气管哮喘病例分享,旨在帮助同行更好地理解该病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病例介绍

患者是一名6岁男孩,因“反复喘息3年余”入院。患儿自3岁起开始出现喘息症状,多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常伴咳嗽、咳痰,活动后明显加剧。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家中饲养宠物猫,且母亲有哮喘病史。患儿平素体质较弱,易感冒,但无发热或其他全身感染表现。

诊断过程

1. 病史采集

医生详细询问了患儿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诱因、频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等。同时了解家族遗传史、过敏史及环境因素(如宠物接触)。

2. 体格检查

体检发现患儿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尤其在呼气末更为明显。心率稍快,但无其他异常体征。

3. 辅助检查

- 肺功能检测: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过敏原检测:显示对尘螨、花粉及猫毛高度敏感。

- 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结合上述信息,最终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并根据GINA指南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措施

1. 长期控制药物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作为基础治疗,用于减轻气道炎症。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辅助减少症状发作频率。

2. 急性发作期处理

当患儿出现急性喘息时,给予短效β2激动剂雾化吸入以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必要时联合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3. 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家长如何识别哮喘发作前兆,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移除家中的宠物猫),并教授正确的用药方法及急救措施。

随访与预后

经过半年规范化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显著改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定期随访中,通过监测肺功能和过敏状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总结

本案例展示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特点及其管理要点。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及长期随访至关重要。此外,加强家庭护理和健康宣教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希望此案例能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以上内容基于真实医疗场景编写,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促进专业交流。如需进一步探讨,请随时联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