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归去来兮辞》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先生高洁的情操,更蕴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篇辞赋以质朴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反思。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早年曾几度出仕,但因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归去来兮辞》正是他辞官归田时所作,全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首辞章开篇即以“归去来兮”四个字点明主旨,表达出作者决意回归田园的决心。接着,通过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反思,强调了对过去错误选择的觉悟,并对未来充满希望。文章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等句生动描绘了归途中轻松愉悦的心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则借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此外,《归去来兮辞》还体现了陶渊明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生活,不应被世俗功名利禄所束缚。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个人情怀的作品。它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挑战的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