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南京市(2010年(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选编:第8章及力(含答案)

2025-06-24 07:23:51

问题描述:

南京市(2010年(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选编:第8章及力(含答案),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4 07:23:51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核心内容之一,而“力”作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本文整理了南京市近十年来(2010年至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关于“第八章 力”的相关题目,并进行分类归纳与解析,便于学生复习与巩固。

一、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力的定义、单位、方向及作用效果的理解。

例题:

(2015年南京中考)

下列现象中,属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推动自行车前进

B. 铁块被磁铁吸引

C. 水从高处流下

D. 石头静止在地面上

解析: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选项A中,“推动自行车前进”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项中“铁块被磁铁吸引”也体现了力的作用;C项中水的流动是重力作用的结果;D项中石头静止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

二、重力与弹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弹力则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弹簧、拉力等。

例题:

(2018年南京中考)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取10N/kg)( )

A. 2N

B. 20N

C. 200N

D. 2000N

解析:

根据公式 $ G = mg $,代入数据得 $ G = 2 \times 10 = 20N $。故正确答案为 B。

三、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中考中常结合实际情境考查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例题:

(2019年南京中考)

下列做法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轮胎表面有花纹

B. 在冰面上撒沙子

C. 给机器加润滑油

D. 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纹路

解析:

A、D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项是增加摩擦防止打滑;C项通过润滑减少摩擦。因此,正确答案为 C。

四、力的合成与平衡

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合力的过程,而平衡力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的力。

例题:

(2020年南京中考)

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为3N和5N,方向相反。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 2N

B. 3N

C. 5N

D. 8N

解析: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为两者之差,即 $ 5N - 3N = 2N $。故正确答案为 A。

五、综合应用题

近年来,中考物理逐渐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常将“力”与其他知识点结合,如速度、加速度、能量等。

例题:

(2021年南京中考)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速度行驶,受到的阻力为200N。求:

(1)小车所受的重力;

(2)小车所受的牵引力。

解析:

(1)重力 $ G = mg = 1000 \times 10 = 10000N $

(2)因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所以牵引力为200N。

六、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南京市2010至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第八章 力”相关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章节的考查重点包括力的基本概念、重力与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平衡等内容。建议学生在复习时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强化计算训练,并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答案:

(部分题目答案示例)

1. A、B、C

2. B

3. C

4. A

5. (1)10000N;(2)200N

---

如需完整试题集或详细解析,请参考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