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都是无数考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而语文作为高考的第一科,更是备受关注。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卷)在保持传统命题风格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与亮点。本文将对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试题结构、考查重点以及答题技巧。
一、试卷整体概况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延续了以往的考试模式,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个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现代文阅读:紧扣时代主题,强化思辨能力
现代文阅读部分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涉及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等话题,体现了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重视。
- 论述类文本:选材为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文章,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逻辑的理解能力。
- 文学类文本:选取了一篇散文或小说,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备考建议:加强对时事热点的关注,提升逻辑分析和文本理解能力,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
三、古诗文阅读: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古诗文阅读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题目设计较为常规,但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及诗词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 文言文:考查的是《宋史·范仲淹传》相关内容,内容贴近历史人物事迹,语义清晰。
- 古诗鉴赏:以杜甫或白居易的作品为主,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的把握。
备考建议:加强文言文词汇和语法的积累,熟悉常见题型如断句、翻译、内容理解等;多读经典诗歌,培养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四、语言文字运用:灵活多变,强调应用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成语使用、病句修改、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内容,题目形式多样,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 成语使用:考查词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 病句修改:注重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 图文转换:结合图表或漫画进行语言表达,考验学生的归纳与表达能力。
备考建议:注重日常语言积累,多做模拟训练,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灵活性。
五、写作:立意明确,强调思辨与表达
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围绕“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展开,鼓励考生思考成长、理想与责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引导性。
写作要点:
- 明确主题,立意积极向上;
- 结合自身经历,表达真实情感;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备考建议:多练习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思想深度。
六、总结与反思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来看,既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基础,才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通过本次真题的回顾与分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还能为未来的复习提供方向和参考。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迎接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附:2018高考语文全国1卷完整试题及答案解析(可自行查阅官方或权威教育平台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