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落叶黄,长安城外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一个身穿青衫的书生独自走在小巷中,手中握着一封未寄出的信。他的眼神有些落寞,仿佛心里藏着说不出的苦楚。
他叫李文远,是位游学多年的学子。自幼在江南长大,家中有父母、妻儿,可如今却漂泊在外,一去就是三年。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在烛光下写下家书,却又迟迟不敢寄出。因为他知道,这封信,可能永远都到不了家人的手中。
这一天,他路过一座小桥,桥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他停下了脚步,望着那片金黄的落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惆怅。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常坐在门前的石凳上,一边缝补衣裳,一边轻声哼着家乡的小调。而今,那些声音,早已被岁月掩埋。
“若能回家,该多好。”他低声自语。
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老者从桥边经过,手里提着一篮新鲜的柿子。见李文远站在那里发呆,便停下脚步,笑着问道:“年轻人,为何独自在此?”
李文远抬起头,勉强一笑:“只是……想起了一些旧事。”
老者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说道:“人生在世,总有些事,无法如愿。但只要心还在,家就在。”
李文远怔住了。他看着老者远去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了些许温暖。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信,终于鼓起勇气,将它折好,放进怀中。
那一夜,他没有再写信。他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明月,心中默默念着:“愿家人安康,愿秋风不凉,愿归期不远。”
或许,真正的秋思,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藏在心头,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悄然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