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摩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群密集、热闹非凡的场景。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身体紧挨着身体、脚步连着脚步的情景,给人一种拥挤、繁忙的感觉。
一、成语释义
“接踵”指的是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得连脚跟都碰在一起;“摩肩”则是指肩膀相摩擦,表示人们之间距离非常近。两者结合,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场面中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景象。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集市、庙会、节日庆典、大型活动等场合,也常用来形容城市中交通繁忙、人流如织的场景。
二、成语出处
“接踵摩肩”最早见于《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宫人皆穿锦衣,玉佩鸣,珠履满道,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百姓夹道而观,接踵摩肩。”这段文字描绘了当时宫廷内外热闹非凡的场面,用“接踵摩肩”来形容人群之多。
三、使用场景
1. 描写人多的场合:比如在春运高峰期的火车站、地铁站,可以用“接踵摩肩”来形容人流量之大。
2. 形容热闹氛围:在节庆活动或商业街,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突出现场的热闹和繁华。
3. 文学作品中: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环境气氛,增强画面感。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与“接踵摩肩”意义相近,但顺序不同)
- 反义词:人迹罕至、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五、常见误用
虽然“接踵摩肩”和“摩肩接踵”意思相近,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序。“摩肩接踵”更常见,而“接踵摩肩”虽然正确,但使用频率较低,有时容易被误认为是错别字。
六、结语
“接踵摩肩”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让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人多”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