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大道之行考试题及答案

2025-06-27 09:59:19

问题描述:

大道之行考试题及答案,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7 09:59:19

在语文学习中,古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大道之行也》作为一篇经典文章,常被选为考试内容。这篇文章出自《礼记》,表达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理念,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下是一些关于《大道之行也》的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篇课文。

一、选择题

1. 《大道之行也》出自哪一部典籍?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庄子》

答案:C

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天下是大家的,应共同享有

B. 天下由一人独占

C. 天下由皇帝统治

D. 天下属于少数人

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同社会”的特征?

A. 人人皆得其所

B.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男有分,女有归

D. 人不独亲其亲

答案:B(注:“货恶其弃于地也”是“大同社会”的表现之一)

二、填空题

1. 《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大同社会”中人们互敬互爱、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答案: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文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思是:

答案: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出自《大道之行也》,意思是:

答案:老年人能安享晚年,壮年人能发挥才干,小孩能健康成长

三、简答题

1. 简要说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含义。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认为天下是所有人的,应该由所有人共同治理和享有,而不是由少数人专权。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理解。

答:大同社会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强调公平、公正、互助、和谐。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体现出一种高度文明和道德的社会状态。

3. 为什么说《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答:虽然“大同社会”是古代思想家的理想,但它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四、翻译题

1. 原文: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选拔有德才的人,讲究诚信,和睦相处。

2. 原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物,厌恶它被抛弃在地,但不一定要据为己有。

3. 原文: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对于力气,厌恶它不出自自己,但不一定要为自己谋利。

五、拓展思考

结合现实生活,你认为我们今天是否还应该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为什么?

参考思路: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古代,但“大同社会”所体现的公平、正义、互助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追求。无论是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还是个人生活中,都应该倡导这种精神,推动社会向更加和谐、公正的方向发展。

总结:

《大道之行也》不仅是一篇古文,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反思现实,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希望以上试题和答案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