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名称:
《小小羊儿要回家》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的情感。
2. 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中“回家”的温暖与亲情。
3. 技能目标: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肢体动作,提升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音频或视频
- 羊儿头饰若干
- 家庭场景图片或道具(如小房子、草地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小羊在草地上玩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只小羊在哪里?它在干什么?它想回家吗?”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2. 欣赏歌曲(8分钟)
播放《小小羊儿要回家》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教师可以边听边用动作模仿小羊的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
3. 学唱歌曲(10分钟)
教师分段教唱,鼓励幼儿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可结合动作帮助记忆歌词。例如:“小小羊儿要回家,走呀走呀不迷路。”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找家”游戏:教师将“小羊”头饰分发给幼儿,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走动;音乐停止时,幼儿找到“家”(即贴有小房子图片的位置)。通过游戏加深对“回家”概念的理解。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回家的经历,鼓励表达对家的感受。最后,再次播放歌曲,全体幼儿一起演唱并做动作,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角色扮演材料,让幼儿继续表演“小羊回家”的故事。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这首歌,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反思:
本次《小小羊儿要回家》的教学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歌曲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增强了对“家”的情感认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今后可以加入更多情境创设,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同时,在组织游戏环节时,个别幼儿表现出争抢头饰的现象,这说明在规则讲解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应更加注重课堂秩序的管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参与活动。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为今后的音乐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