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疲力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体力或精神上极度消耗、疲惫不堪的状态。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筋骨和力气都用尽了”,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长时间劳动、剧烈运动或情绪压力下所承受的极限状态。
一、成语释义
“筋”指的是身体的肌肉和骨骼,“疲”是疲劳,“力尽”则是力量耗尽。合起来,“筋疲力尽”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消耗到了极限,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它多用于描述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感到非常疲惫的情况。
二、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1. 工作或学习后:例如:“他连续加班三天,终于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
2. 运动或体力劳动后:比如:“爬山之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
3. 情绪或心理压力过大时:如:“她为家庭操心太多,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精疲力竭、力不从心、疲惫不堪、身心俱疲
- 反义词: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元气满满、精神焕发
四、常见误用
虽然“筋疲力尽”表达的是极度疲惫,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人可能会将其与“累死”“累垮”等口语化表达混淆。需要注意的是,“筋疲力尽”更偏向书面语,语气较为正式,适合用于文章、演讲或正式场合。
五、造句示例
- 她为了准备考试,每天学习到深夜,最后真是筋疲力尽。
- 长时间的跑步让他筋疲力尽,连站都站不稳了。
- 这次项目结束后,团队成员都感到筋疲力尽,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六、总结
“筋疲力尽”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体力或精神上的极度疲惫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作息、适当休息来避免进入这种状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如果你对其他成语也感兴趣,欢迎继续关注,了解更多有趣的文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