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游于山中。其时,日欲暮,山道险峻,石阶如削,行者甚难。然余心甚喜,盖此山乃五岳之首,名震天下,不可不登也。
及至南天门,已近黄昏。远望泰山,云气缭绕,峰峦叠嶂,气象万千。余与子颍遂登顶,观日出之景。时天色尚暗,四野寂寥,惟闻风声呼啸,似有神灵低语。忽见东方渐白,霞光初现,金光万丈,映照群山,天地为之改色。
少顷,日轮初升,光芒四射,万物生辉。余立于山巅,心旷神怡,感慨万千。昔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日亲历,方知其意。泰山之高,非仅在海拔,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与历史。
下山之时,回首遥望,山势巍峨,古木参天,石刻林立,皆为前人所留。余感怀之余,亦思古人之志,立志效法,修身齐家,以报国恩。
此记虽简,然情真意切,愿后人览之,亦能感泰山之雄伟,悟人生之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