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会书写“松”、“树”等重点字。
-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寓意,体会小松树与大松树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增强对树木的热爱之情。
- 体会谦虚与自大的对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 难点:
- 理解小松树与大松树之间对话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松树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图片:出示松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松树的知识。
- 提问:“你见过小松树和大松树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问题。
3. 学习生字词(15分钟)
- 出示生字卡片:“松、树、风、吹、笑、说、低、高”。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 分组识字游戏:如“找朋友”、“开火车”等,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书写“松”、“树”等字,教师示范笔顺,学生练习。
4. 深入理解课文(10分钟)
- 提问引导:
- 小松树和大松树分别说了什么?
- 为什么小松树会笑,而大松树却低头了?
-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 教师总结:小松树因为自己长得快而骄傲,大松树则更沉稳,懂得谦虚。
5. 课堂小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各三遍。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 开展“词语接龙”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
- 介绍小松树和大松树。
- 小松树嘲笑大松树,认为自己更高。
- 第三段:大松树没有争辩,而是默默思考。
- 提问:你觉得小松树做得对吗?为什么?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 朗读训练(10分钟)
-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扮演小松树、大松树,进行朗读比赛。
- 教师点评,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小松树一样的人?我们该怎么做?
-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谦虚,尊重他人。
5.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
- 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是一棵小松树”,描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
《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 → 骄傲 → 笑
大松树 → 谦虚 → 低头
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训练,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