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极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时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后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全诗约1700余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封建礼教压迫而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主人公是庐江郡的一对恩爱夫妻——焦仲卿与刘兰芝。刘兰芝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贤惠,能诗善画,勤劳持家;焦仲卿则是一位孝顺温厚的书生,两人情深意笃,感情深厚。然而,这段美好的婚姻却因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走向毁灭。
刘兰芝的母亲因嫌弃儿子娶了“贫贱之妻”,强行逼迫焦仲卿休妻。焦仲卿虽不愿,但迫于母命,最终无奈写下休书。刘兰芝得知后悲痛欲绝,但她没有选择反抗,而是含泪离开,回到娘家。临别时,她与焦仲卿约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句誓言成为他们爱情的象征。
然而,命运并没有给他们重逢的机会。刘兰芝的兄长为了利益,将她另许他人,迫使她改嫁。刘兰芝内心痛苦万分,但她仍坚守节操,不愿屈从。最终,在婚礼当天,她选择投水自尽,以死明志。焦仲卿得知后悲痛欲绝,也随后殉情而亡。
他们的爱情悲剧深深打动了后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封建礼教对个人幸福的摧残。《孔雀东南飞》不仅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与情感。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