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高考的临近,语文科目的备考也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其中,“古代诗歌阅读”作为语文试卷中分值较高、难度较大的部分,一直是考生们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高效提升古诗鉴赏能力,本文特整理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押题试题,并附详细解析,助力考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
一、押题题目精选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简要分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的意境美。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指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体现的作者情感变化。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3.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相关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请分析“枯藤老树昏鸦”这一意象群的作用。
(2)结合全曲,说说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答题技巧与思路点拨
1. 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在阅读古诗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整体内容和结构,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同时要注意诗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
2. 注意意象与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传达情感,如“明月”象征思念,“孤舟”象征漂泊等。此外,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也是赏析的重要内容。
3. 联系背景与作者生平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经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4. 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
在答题时,应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同时,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三、结语
高考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部分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便能有效提升得分率。希望以上押题与解析能够为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大家在2024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