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嫦娥中的云母屏风指什么】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内心情感的七言绝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一句,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其中“云母屏风”是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那么,“云母屏风”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在诗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
“云母屏风”是古代一种装饰性的屏风,其材质为云母石,具有半透明的特性,常用于宫廷或富贵人家的室内装饰。在李商隐的《嫦娥》中,“云母屏风”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器物,更象征着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从字面来看,“云母屏风”描绘的是夜晚房间内的情景,烛光透过云母屏风投下斑驳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幽暗、静谧的气氛。这种环境与诗中“嫦娥”的形象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孤独无依的情感基调。
此外,结合全诗来看,“云母屏风”也可能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隐喻,表达了他仕途不顺、理想难酬的苦闷心情。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李商隐《嫦娥》 |
| 诗句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 字面意思 | 云母制成的屏风,烛光映照下影子深邃 |
| 实际含义 | 1. 古代贵族家中常见的装饰性屏风 2. 象征清冷、孤寂的氛围 3. 隐喻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 文学作用 | 1. 渲染诗意的静谧与神秘 2. 为“嫦娥”的形象提供背景 3. 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感慨 |
| 象征意义 | 孤独、寂寞、超然、无奈 |
三、结语
“云母屏风”虽为一物,但在李商隐的笔下,却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诗中场景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意象,我们得以窥见李商隐诗歌中那种含蓄而深沉的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