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语文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2025-07-02 04:49:48

问题描述:

语文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4:49:48

语文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在众多语文竞赛中,决赛阶段往往是考验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终极战场”。它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水平,还涉及文学常识、古文翻译、诗词鉴赏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份模拟的“语文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旨在为备考者提供参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杜甫?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名句?

A. 文天祥

B. 岳飞

C. 苏轼

D. 李白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四字成语”的是:

A. 画蛇添足

B. 纸上谈兵

C. 一针见血

D. 三三两两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文章?

A. 《岳阳楼记》

B. 《醉翁亭记》

C. 《出师表》

D. 《赤壁赋》

5. 下列哪个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

A. 他像一只猎豹般冲了出去

B. 风吹过田野,仿佛在低语

C. 书本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D.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言行的儒家经典。

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________动词。

3.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________》。

5. “桃李满天下”比喻________。

6. “千门万户曈曈日”出自王安石的《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________之情。

8.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自文天祥的《________》。

9.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的是________。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________的《岳阳楼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简要说明《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请解释“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意境”这一文学概念的理解。

四、阅读理解(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后面的问题: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学而》

1. 请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2.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5分)

3. 你认为这句话对今天的青少年有什么启示?(5分)

五、作文(30分)

题目:“书香伴我成长”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 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 B2. A3. D4. A5. C

二、填空题

1. 孔子及其弟子

2. 动词

3. 曹雪芹

4. 论语

5. 学生众多,桃李遍布天下

6. 元日

7. 思念

8. 过零丁洋

9. 西湖

10. 范仲淹

三、简答题

略(根据学生理解作答)

四、阅读理解

略(根据学生理解作答)

五、作文

略(需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写作)

以上内容为模拟试题,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希望每一位参赛者都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收获知识与成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