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译文及白话】《金刚经》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于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它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阐述了“空性”与“无相”的智慧,引导修行者破除执着、觉悟本心。虽然原文言简意赅,但对初学者而言,理解起来仍有难度。因此,将《金刚经》进行译文与白话解释,有助于更广泛地传播其智慧。
一、《金刚经》简介
《金刚经》相传为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所讲,由弟子阿难记录整理。经文内容围绕“般若”(智慧)展开,强调一切法皆无自性,不应执着于任何外相或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才能真正获得解脱与自在。
二、《金刚经》译文(节选)
以下为《金刚经》部分段落的翻译:
>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曰‘佛法’,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 佛言:“甚多,世尊!”
>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其福胜彼。”
这段经文表达了佛法并非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缘而设、因人而异的智慧。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内心的领悟与实践。
三、《金刚经》白话解释
1.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这是在问:佛陀是否得到了某种固定的“正觉”?
白话解释:佛陀所说的“正觉”并不是一种可以被抓住、拥有或定义的东西,它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境界。
2. “无有定法名曰‘佛法’”
意思是:佛法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教条。
白话解释:佛法是灵活的,随着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不同,表达方式也会不同,不能死守一种模式。
3.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如果有人用无数珍贵的宝物去布施,功德非常大。
白话解释:即使你做了很大的善事,也不如理解并实践《金刚经》中的智慧。
4.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表示如果有人能够学习、诵读并讲解这部经,其功德远超物质布施。
白话解释:真正的修行不仅在于行善,更在于明白道理,并能帮助他人明白。
四、《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金刚经》的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不要执着于外在的成就与财富;
- 不要被情绪、观念和身份所束缚;
- 要学会放下,以一颗清净心面对人生百态。
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个人成长中,《金刚经》都能给予我们智慧与力量,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五、结语
《金刚经》虽短,却蕴含无穷智慧。通过译文与白话解释,我们得以更贴近它的精神内涵。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生活中践行“无住生心”的智慧,走向内心的光明与解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