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临江之麋文言文翻译分享

2025-07-02 23:12:14

问题描述:

临江之麋文言文翻译分享,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23:12:14

临江之麋文言文翻译分享】《临江之麋》是唐代柳宗元所写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一只麋鹿的遭遇,揭示了“恃宠而骄”、“不知进退”的道理。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内容及其中蕴含的哲理。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原文 翻译
临江之人,畋(tián)得麋麑(ní),畜之。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得到一只小鹿,把它养了起来。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欲噬(shì)之。 小鹿刚进门时,一群狗流着口水,摇着尾巴想要咬它。
麋麑(ní)不惧,反逐犬,犬皆走。 小鹿并不害怕,反而追赶狗,狗都逃跑了。
麋麑(ní)日与犬狎(xiá),益习其声,又稍近焉。 小鹿每天和狗玩耍,渐渐习惯了它们的声音,又慢慢靠近了一些。
犬畏(wèi)之,不敢加害。 狗开始害怕它,不敢伤害它。
麋麑(ní)忽见人,乃大呼曰:“吾为汝家畜矣!” 有一次小鹿突然看见人,就大声喊道:“我已经是你们家的宠物了!”
人曰:“尔(ěr)非我畜也,今将食汝。” 人们说:“你不是我们家的宠物,现在要吃掉你。”
麋麑(ní)惊,遂(suí)走。 小鹿惊慌逃跑。
犬逐(zhú)之,终杀而食之。 狗追上它,最终把它杀了吃了。

二、故事寓意总结

《临江之麋》通过麋鹿从受宠到被杀的过程,讽刺了那些仗着一时的宠爱或地位而得意忘形的人。文中“麋麑”起初因为受到主人的庇护,逐渐变得傲慢,甚至对狗也不再畏惧,结果在关键时刻失去了保护,最终被昔日的“朋友”所害。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因一时的优越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依赖而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学习建议

1. 理解字词含义:如“畋”、“噬”、“狎”等生僻字,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2. 体会人物心理变化:从“不惧”到“反逐”,再到“大呼”,体现麋鹿心态的变化。

3. 联系现实意义:可用于教育孩子或年轻人,提醒他们不要恃宠而骄,保持谦逊与谨慎。

结语:

《临江之麋》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范例,更是值得深思的人生寓言。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获得宝贵的人生启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