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介绍

2025-07-03 07:59:56

问题描述: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介绍,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07:59:56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介绍】《六国论》是北宋时期苏辙所写的一篇政论文,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相继灭亡的原因。文章以史为鉴,借古讽今,指出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不团结、外交策略失误以及对强敌的妥协,最终导致被秦国逐一吞并。

本文将对《六国论》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对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与历史背景。

一、文章

《六国论》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国家之间的关系应以“合纵”为主,即联合抗秦,而六国却因各自利益而互相猜忌、互不信任,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苏辙强调,若六国能同心协力,未必不能抗衡强秦,但他们的短视和分裂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白话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或作战不善,而是因为贿赂秦国,导致自身力量削弱,这是灭亡的根本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有人问:“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也是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大的盟友,无法独自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秦国除了通过战争夺取土地外,小一点的可以得到城邑,大的可以得到城市。与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相比,秦国实际得到的利益是百倍之多。
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秦国的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你给他的越多,他侵略得越急。所以不用打仗,强弱胜负早已分明。到了最后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古人说:“用土地来讨好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没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

三、总结

苏辙在《六国论》中深刻揭示了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批评了六国因短视和自私而导致的失败。文章语言精炼,逻辑严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反思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局势中保持团结与智慧。

希望这篇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思想精髓与历史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