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五只小猴荡秋千》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中,绘本阅读是激发孩子想象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绘本内容尤为重要。《五只小猴荡秋千》是一本充满童趣、节奏明快的绘本,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进行阅读与互动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以绘本《五只小猴荡秋千》为核心,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学习目标,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并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与合作意识。
一、活动目标:
1. 语言发展:通过听读和复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2. 情感体验:感受故事中猴子们快乐的情绪,激发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3. 动作发展:模仿小猴荡秋千的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4. 社会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轮流、等待与合作。
二、活动准备:
- 绘本《五只小猴荡秋千》
- 秋千道具或自制简易秋千(可用绳子和木板制作)
- 小猴子头饰若干
- 音乐《五只小猴荡秋千》儿歌
- 图片卡(展示小猴荡秋千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猴子图片,提问:“你们见过小猴子吗?它们喜欢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出示绘本封面,介绍书名《五只小猴荡秋千》,并简要讲述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好奇心。
2. 阅读与理解(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边讲边问:“第一只小猴荡到哪里了?”“第二只呢?”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朗读,注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节奏感。
3. 互动游戏(15分钟)
- “荡秋千”模仿游戏:请幼儿戴上小猴子头饰,围成一圈,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节奏做“荡秋千”的动作,如前后摇摆、左右晃动等。
- “数数小猴”游戏:教师用图片或手偶展示小猴,引导幼儿数数,并说出“第几只小猴荡到了……”,巩固数量概念。
4. 延伸活动(10分钟)
-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荡秋千的小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分别扮演小猴、秋千、树等,再现故事情节。
四、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和动作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点。同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五、活动延伸建议:
可以将绘本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户外活动时设置“荡秋千”区域,或者在语言区投放相关图书,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和讲述。
总之,《五只小猴荡秋千》不仅是一本有趣的绘本,更是一个充满互动与创意的教学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小班幼儿在多方面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