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高中课文原文】《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出自《白氏长庆集》,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下是对《琵琶行》高中课文原文的总结与整理。
一、
《琵琶行》以“浔阳江头夜送客”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一位琵琶女在江边相遇的情景。诗人通过听琵琶女弹奏,联想到自己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经历,情感深沉,语言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篇写景:交代时间、地点,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2. 琵琶女出场:通过动作、声音等细节描写,刻画出琵琶女的形象。
3. 琵琶女回忆往事:通过她的自述,揭示她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4. 诗人感同身受: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与无奈。
5. 结尾点题: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收尾,深化主题。
二、原文摘要(节选)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表格对比分析
| 部分 | 内容概要 | 表现手法 | 情感表达 |
| 开篇 | 描写秋夜江景,营造凄凉氛围 | 景物描写、环境渲染 | 孤寂、哀愁 |
| 琵琶女出场 | 初次见面,琵琶女羞怯登场 | 动作描写、心理刻画 | 悲凉、神秘 |
| 琵琶演奏 | 描绘琵琶音色变化,表现技艺高超 | 比喻、拟声 | 感动、赞叹 |
| 回忆往事 | 琵琶女自述身世,道出辛酸 | 叙述、回忆 | 悲痛、无奈 |
| 诗人感怀 | 诗人联想到自身遭遇,产生共鸣 | 抒情、议论 | 同情、感慨 |
| 结尾 | 点明主旨,表达共同命运 | 直接抒情 | 深刻、感人 |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诗歌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形象塑造。
- 对比手法与比喻修辞的运用。
- 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理解与感悟。
- 难点:
- 如何深入体会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精神共鸣。
- 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五、结语
《琵琶行》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琵琶女命运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体命运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造诣。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这首诗有助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与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