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华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它不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寄托了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思念与美好祝愿。
这句词的意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首先,“人有悲欢离合”说的是人生的种种境遇。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有欢乐也有悲伤,有相聚也有分离。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际遇,这些变化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其次,“月有阴晴圆缺”则是以月亮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起伏。月亮有时明亮圆满,有时黯淡缺损,正如人世间的命运变幻莫测。这种自然现象被用来映射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但愿人长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意。即使身处异地,无法时常相见,也希望彼此平安健康、岁月静好,希望这份情感能够长久延续。
最后,“千里共婵娟”则是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表达。即便相隔千里,只要抬头望见同一轮明月,便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相通。这是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共鸣,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怀。
整句话融合了哲理与情感,既有对人生无常的豁达,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苏轼在中秋夜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的抒发,更是千百年来人们面对离别、思念时共同的情感寄托。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像古人那样依赖书信传情,也不再靠赏月寄托思念,但“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中,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人,也要学会在心中保留一份温柔与牵挂。
无论是面对人生的起落,还是面对距离的阻隔,这句诗都给予我们一种力量——即使不能常常相聚,也可以通过心灵的沟通,实现情感的共鸣与陪伴。这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正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