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4】一、活动主题
“好习惯,伴我成长”
二、活动目的
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2. 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并思考如何改正。
3. 通过互动和分享,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三年级(2)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学生、班主任及部分家长代表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习惯养成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我的好习惯”小卡片,供学生填写自己的好习惯。
3. 设计“习惯大闯关”游戏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
4. 制作“坏习惯自查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好习惯带来成功”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随后提问:“你有没有因为一个好习惯而感到自豪?”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主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常见的良好习惯,如:按时作息、认真完成作业、讲究卫生、礼貌待人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举例说明这些习惯带来的积极影响。
3. 互动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有哪些好的习惯?
- 你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习惯?
- 你认为哪些习惯对学习最有帮助?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
4. “我的好习惯”分享(10分钟)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养成的好习惯,讲述这些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建议。
5. “习惯大闯关”游戏(15分钟)
设计一个趣味小游戏,内容包括:
- 快速回答“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 模仿正确的行为动作(如整理书包、坐姿端正等)
- 选择正确的做法(如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好习惯的理解。
6. 自查与反思(10分钟)
发放“习惯自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勾选出自己目前存在的不良习惯,并写出改进计划。教师巡视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总结与倡议(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鼓励学生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全体学生共同宣读“好习惯承诺书”。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将“好习惯”记录在“习惯打卡本”上,坚持一周并进行反馈。
2. 家长配合监督孩子在家中的习惯养成情况,形成家校合力。
九、注意事项
1. 班会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感,避免教师单向讲授。
2. 对于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给予正面引导,避免批评指责。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班会提供参考。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不仅了解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在互动中增强了自我认知和责任感。后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持续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内容和时间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