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生平】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尤以诗文见长。元结一生经历丰富,既有仕途沉浮,也有文学成就,是唐代中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早年科举及第,曾任右拾遗、水部员外郎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被贬。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其思想与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儒家仁政理念。元结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士大夫,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在文学上,元结提倡“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有道德教化作用,反对形式主义,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他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对后来的古文运动有一定启发作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元结 |
| 字 | 次山 |
| 出生年份 | 719年 |
| 去世年份 | 772年 |
| 籍贯 | 河南洛阳 |
| 职业 | 文学家、政治家 |
| 主要成就 | 提倡“文以明道”,推动古文运动;关心民生,作品反映现实 |
| 代表作品 | 《元子》《漫记》《问进士》等 |
| 官职 | 右拾遗、水部员外郎等 |
| 思想主张 | 强调文章的道德教化作用,反对形式主义 |
| 文学风格 | 质朴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元结的一生,虽不显赫于权势,却在文学与思想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了解唐代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