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健全机制、强化投入、优化服务,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工作总体情况
我县按照“统筹城乡、分类推进、因地制宜、长效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县已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处理,村庄保洁常态化、制度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提升。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1.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县政府牵头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卫设施建设与维护。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垃圾中转站XX座,配备各类垃圾清运车辆XX台,新建或改造公厕XX座,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达到98%以上。
3. 推行分类管理,提升治理水平
在县城区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设立分类投放点,配套宣传引导措施;在农村地区,结合实际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组建专业环卫队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评比。同时,鼓励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建立“门前三包”制度,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5. 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义和成效,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卫生户”评选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县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部分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垃圾清运难度较大;二是群众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存在乱扔乱倒现象;三是环卫队伍专业化水平还需提升,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工作连续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加大对薄弱地区的资金倾斜,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乡环卫整体水平。
2. 深化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环卫人员激励机制,提高待遇和职业吸引力,推动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4. 探索创新模式,推动长效管理
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本县的环卫管理模式,推动城乡环卫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之,我县将继续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打造整洁、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