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分解式图-20210909133144x】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破十法"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十几减几”的计算。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清晰地掌握这一解题技巧。本文将围绕“破十法分解式图”展开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原理与应用。
所谓“破十法”,指的是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将被减数拆分成“10”和一个余数,然后用“10”减去减数,再把结果与余数相加,从而得到最终答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解决如“15 - 7”、“13 - 6”等类型的题目。
例如,在计算“15 - 7”时,我们可以将15拆成“10 + 5”。接着,先用10减去7,得到3,再将这个结果加上剩下的5,最终得出8。整个过程可以用“破十法分解式图”来表示,使计算步骤更加清晰、直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借助图形工具,如数字卡片、方块图或实物模型,来演示“破十法”的操作过程。这样的可视化方式不仅有助于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破十法分解式图”并非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灵活调整。比如在处理“17 - 9”时,可以将17拆为“10 + 7”,再用10减去9,得到1,再加上7,结果为8。这种分步计算的方式,使得复杂的减法变得简单易懂。
此外,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许多在线平台和教学软件也开始提供互动式的“破十法分解式图”,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总之,“破十法分解式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减法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都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