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殒身不恤是什么意思】“殒身不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正义或崇高的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毫无畏惧和顾忌。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虽殒身而不恤。”意思是即使死亡也不后悔。
一、
“殒身不恤”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为理想、信念或他人利益而奋不顾身的精神。它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勇敢无畏、勇于献身的人。该成语在文学作品、历史记载以及现代语境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描述英雄人物或革命志士时使用较多。
在日常使用中,“殒身不恤”多用于书面语,语气庄重,具有一定的悲壮感和崇高感。虽然其字面意义是“死也不顾惜”,但实际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轻视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词语 | 殒身不恤 |
| 拼音 | yǔn shēn bù xù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 字面意思 | 死亡也不顾惜 |
| 引申含义 | 为了正义或理想,不怕牺牲生命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英勇无畏的精神 |
| 情感色彩 | 庄重、悲壮、崇高 |
| 近义词 | 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贪生怕死 |
| 使用场景 | 历史评价、文学描写、赞扬英雄人物 |
三、结语
“殒身不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气节、忠诚与奉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虽然不再提倡“以死明志”的极端方式,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敬仰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