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马说》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8003353

2025-08-09 19:31:48

问题描述:

《马说》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8003353,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19:31:48

《马说》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8003353】《马说》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寓言性议论文,借“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感慨。本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常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篇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说》的理解性默写题及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巩固使用。

一、填空默写

1. 世有__________,然后有__________。

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 策之不以其道。

3. 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

答案: 其真不知马也。

4.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__________。

答案: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5. 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理解性默写

1. 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 不知马。

2. 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并表达作者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 其真不知马也。

3. 文中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

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 文中表达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的不满和批判的句子是:

答案: 其真不知马也。

5. 文中用比喻手法指出人才被埋没的现象的句子是:

答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简答题(理解性题目)

1. 《马说》中“千里马”象征什么?“伯乐”又象征什么?

答: “千里马”象征有才能的人;“伯乐”象征能发现和重用人才的人。

2. 韩愈在文中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重视的愤懑,以及对能够识才、用才的贤明君主的渴望。

3. 你认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这句话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答: 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对待人才时应尊重其能力与价值,不应只看表面或按固定方式去使用,否则将导致人才的浪费与社会的损失。

四、拓展延伸

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世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的理解。

提示: 可从教育、职场、社会管理等方面展开思考,强调识人、用人的重要性。

结语:

《马说》不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文。通过理解性默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真正做到“知其言,悟其意”。

备注: 本练习题适用于初中语文课程,也可作为高中语文复习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