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渔家傲》历届中考古诗赏析题(2012-2019)】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尤其在《渔家傲》一词中,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感悟。这首词不仅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多次被选入中考试题,成为学生备考的重要内容。
自2012年至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关于李清照《渔家傲》的赏析题层出不穷,题目形式多样,涵盖理解、分析、鉴赏等多个层面。本文将梳理这一时期的相关考题,并结合词作内容进行简要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篇作品的核心要点。
一、《渔家傲》原文回顾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梦境中遨游天际的情景,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词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深沉的情感。
二、历年中考题型分析(2012-2019)
1. 理解性默写
部分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写诗句,例如:
> “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答案: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词语解释与赏析
如:“‘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转’字有何妙处?”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以及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
3. 主旨理解与情感分析
如:“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词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4. 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如:“本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常见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需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5. 比较阅读题
部分省市中考出现过与其他诗词的对比阅读,如将《渔家傲》与《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差异。
三、答题技巧与备考建议
1. 熟记原文:掌握整首词的结构与内容,是答题的基础。
2. 理解词意: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创作心境,有助于深入分析作品内涵。
3. 积累术语:如“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有助于规范答题语言。
4. 多角度分析: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全面解读诗歌。
5. 联系现实: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或个人感受,提升答题的深度与广度。
四、结语
李清照的《渔家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考试卷中的常客。通过对历年考题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其命题方向与答题思路。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研读、深入理解,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
注:本文内容基于2012至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整理,旨在为学生提供参考与指导,非原创题库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