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应急预案(6页)】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建筑施工过程中因高温导致的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的正常推进,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应急预案》,以有效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编制目的
本预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天气对施工安全和作业效率的影响,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所有在建工程的施工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土方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高空作业等各类施工作业现场。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 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主管、施工负责人
成员:各工区负责人、班组长、后勤管理人员
职责:负责全面协调高温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监督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处理突发问题。
2. 应急小组
组长:现场安全员
成员:医疗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救护、物资调配等工作。
四、高温预警机制
1. 气象监测
项目部应每日关注当地气象预报,提前获取高温预警信息,并根据实际温度变化调整施工计划。
2. 高温分级响应
- 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启动一级响应;
- 当气温达到38℃以上时,启动二级响应;
- 当气温达到40℃以上时,启动三级响应。
五、防暑降温措施
1.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避开中午11:00至15:00高温时段进行室外作业;
- 适当延长午休时间,确保工人有充足休息。
2. 提供清凉饮品与食品
- 现场设置饮水点,保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绿豆汤、凉茶等;
-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餐食,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身体负担。
3. 改善作业环境
- 在露天作业区搭建遮阳棚或使用遮阳网;
- 对高温作业区加强通风,必要时使用风扇或空调设备。
4.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
- 现场配备急救箱、常用药品及便携式降温设备;
- 安排专职医护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在岗。
5. 加强宣传教育
- 开展防暑知识宣传,提高工人自我防护意识;
- 教育工人识别中暑症状,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六、应急处理流程
1. 发现中暑人员
- 立即停止作业,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 迅速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补充水分等。
2. 初步救治与送医
- 若症状严重,立即拨打120送医;
- 同时向项目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3. 事故调查与总结
- 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 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
1. 本预案由项目部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3. 各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附件:
- 高温天气值班表
- 应急联系人名单
- 医疗物资清单
- 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检查表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天气对建筑工地的影响,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