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人教版)(专题)(含答案).】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而其中的“行程问题”更是常见的题型。这类题目通常涉及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来求解未知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一、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
行程问题中,最核心的公式是:
$$
\text{路程} = \text{速度} \times \text{时间}
$$
即:
$$
s = v \times t
$$
其中:
- $ s $ 表示路程(单位:千米、米等)
- $ v $ 表示速度(单位:千米/小时、米/秒等)
- $ t $ 表示时间(单位:小时、秒等)
二、常见类型及解题思路
1.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相向而行,直到相遇为止。这时它们的路程之和等于两者之间的总距离。
例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乙的速度是4 km/h,两地相距27 km。问他们经过多少小时后相遇?
解题思路:
设经过 $ x $ 小时后相遇,则甲走的路程为 $ 5x $ km,乙走的路程为 $ 4x $ km。根据相遇条件,有:
$$
5x + 4x = 27
$$
$$
9x = 27
$$
$$
x = 3
$$
答: 他们经过3小时后相遇。
2. 追及问题
一个物体从后面追上另一个物体,两者出发时间相同,但速度不同。
例题:
小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学校,5分钟后,小红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去学校。问小红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小明?
解题思路:
设小红追上小明用了 $ x $ 分钟,则小明总共走了 $ (x + 5) $ 分钟,路程为 $ 60(x + 5) $ 米;小红走了 $ 80x $ 米。根据追上条件:
$$
60(x + 5) = 80x
$$
$$
60x + 300 = 80x
$$
$$
300 = 20x
$$
$$
x = 15
$$
答: 小红需要15分钟才能追上小明。
3. 环形跑道问题
在环形跑道上,两人或多人同时同地出发,按一定方向跑步,可能会出现多次相遇的情况。
例题:
一个环形跑道长400米,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方向跑步,问多久后甲第一次追上乙?
解题思路:
甲比乙快 $ 250 - 200 = 50 $ 米/分钟。要追上一圈,甲需要多跑400米。
设时间为 $ x $ 分钟,则:
$$
50x = 400
$$
$$
x = 8
$$
答: 甲在8分钟后第一次追上乙。
三、解题技巧总结
1. 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和要求的答案。
2. 设定变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如时间、速度、路程等。
3. 列方程:根据题目描述,结合基本公式建立等式。
4. 解方程:利用代数方法求出未知数的值。
5. 检验答案:将结果代入原题,看是否符合题意。
四、练习题(附答案)
1.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从A地出发,另一辆汽车以40 km/h的速度从B地出发,两车相向而行,两地相距200 km。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答案: 2小时
2. 小华骑自行车以10 km/h的速度从家出发,半小时后,爸爸以15 km/h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追赶小华。问爸爸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追上小华?
答案: 1小时
3. 一个环形跑道长300米,小李每分钟跑120米,小王每分钟跑100米。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方向跑步,问多久后小李第一次追上小王?
答案: 15分钟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