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数据库指标定义(1页)】在碳市场运行过程中,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重要的碳减排工具,其数据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为确保CCER项目信息的透明、可追溯和可比性,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旨在明确CCER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其定义,为项目备案、监测、核查及交易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支撑。以下为主要指标说明:
1. 项目类型:指CCER项目的具体类别,如林业碳汇、沼气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等,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减排活动。
2. 项目地点:记录项目实施的具体地理信息,包括省、市、县及经纬度坐标,便于区域管理与环境影响分析。
3. 项目业主:登记项目开发主体的名称,包括企业、机构或个人,用于责任归属与监管。
4. 项目规模:表示项目年减排量或总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₂e),反映项目对碳市场的贡献程度。
5. 项目状态:分为“已备案”、“正在审定”、“已签发”、“已注销”等状态,用于跟踪项目进展。
6. 签发日期:记录CCER证书正式签发的日期,作为交易与履约的重要依据。
7. 有效期限:CCER证书的有效使用时间范围,通常为5年或10年,根据项目类型而定。
8. 监测方法:说明项目减排量的监测方式,如现场监测、模型计算或第三方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9. 核查机构:记录负责项目核查的第三方机构名称,保障评估过程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10. 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实施的主要联系人信息,便于沟通与管理。
通过上述指标的规范化定义,CCER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整合、数据共享与高效管理,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