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名言名句大全】《书经》,又称《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属于“五经”之一,内容多为上古至春秋时期的政治文献和历史记载。其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念、道德思想与人生智慧。以下是一些《书经》中的经典名言与名句,供读者品读与借鉴。
1.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句话表达了天道不偏袒任何人,只辅助有德之人。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修身立德,方能获得天命的支持。
2.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是《尚书·夏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民本思想影响深远,体现了古代政治家以民为重的理念。
3.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句话表明天意与民心相通,统治者应倾听百姓的声音,体察民情,才能顺应天命,治理国家。
4.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
意思是能够弘扬高尚的品德,从而亲近宗族亲属。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关系之间的联系,倡导以德治家、以德服人。
5. “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
了解他人的人是明智的,能够任用人才的人是仁爱的。这句话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是为政者必备的能力。
6.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做事要始终谨慎,坚持到底,才能避免失败。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告诫,也是对事业发展的深刻总结。
7.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知道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这句话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仅要懂道理,更要勇于实践。
8. “若涉春冰,若履薄冰。”
比喻行事要小心谨慎,如同走在春天的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危险。常用于形容为政者或领导者需时刻保持警觉。
9.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
君子不应安逸享乐,应先了解农耕的艰辛。这句话提倡节俭自律,强调体恤民生、不忘本源。
10. “义不辞难,勇不避死。”
面对困难不推辞,勇敢面对死亡也不退缩。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当责任。
《书经》虽成书于远古,但其中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部关于治国、修身、处世的经典之作。通过研读这些名言警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光芒,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