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及实施细则(6页)】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最新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及实施细则》。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在职教师,旨在通过科学、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考核原则
1. 公平公正:考核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每一位教师在相同标准下接受评价。
2. 客观真实:考核内容应基于实际工作表现,杜绝主观臆断。
3. 注重实效: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切实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4. 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人格尊严,关注教师成长发展,鼓励自我提升。
三、考核内容与指标
教师师德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思想表现
- 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 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
2. 职业道德素养
- 是否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 是否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人格;
- 是否廉洁从教,不从事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
3. 教学行为规范
- 是否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 是否认真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注重教学质量;
- 是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4. 师生关系与社会形象
- 是否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 是否积极参与家校联系,构建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 是否注意言行举止,维护教师良好社会形象。
5. 遵纪守法情况
- 是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
- 是否无违法违纪行为,无重大责任事故。
四、考核方式与程序
1. 自评与互评
教师本人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师德考核自评表》;同时由同事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2. 学生与家长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师德表现的意见和建议。
3. 学校考评小组评定
由校领导、教务处、德育处及相关教师代表组成考评小组,综合各方意见,对教师进行最终评定。
4. 公示与反馈
考核结果应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并向教师本人反馈考核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考核结果运用
1. 优秀等级(90分以上)
- 优先推荐为各类评优评先对象;
- 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中给予适当加分;
- 可作为年度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2. 合格等级(70-89分)
- 表示基本符合师德要求,需继续努力提升;
- 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由学校进行个别谈话并提出整改意见。
3. 不合格等级(70分以下)
- 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理;
- 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将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制度同时废止。
3. 各年级组、教研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报学校备案后执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