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228-2017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降水量)】在气象观测体系中,降水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气候研究、农业规划、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全国范围内降水量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标准号:GBT 35228-2017),该标准对降水量的观测方法、仪器配置、数据记录与处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面气象站开展降水量的日常观测工作,涵盖了雨量计的安装、使用、维护以及降水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等全过程。通过对观测流程的统一,有效提升了我国气象观测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为气象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降水量的观测通常采用自记雨量计或翻斗式雨量计等设备进行自动记录,同时结合人工观测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了观测环境的选择,要求雨量计应安装在开阔地带,避免受到建筑物、树木等遮挡,以减少测量误差。
此外,该标准对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数据的校验、异常值的处理、数据的归档与共享等环节。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为气象预报、气候分析及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总体来看,《GBT 35228-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不仅为我国气象观测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也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相关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