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8页)】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核心内容,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以下整理了初中语文必背的重点知识点,涵盖古诗文、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方便复习和记忆。
一、古诗文背诵篇目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本诗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3.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小令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游子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4. 《木兰诗》——乐府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叙述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勇敢与孝心。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豁达与安慰。
6.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与孤独。
7.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
8.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文学常识
- 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 作者与代表作:
- 鲁迅:《呐喊》《彷徨》《阿Q正传》
- 老舍:《骆驼祥子》《茶馆》
- 巴金:《家》《春》《秋》
- 茅盾:《子夜》
- 现代诗歌:
- 徐志摩:《再别康桥》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散文名家:朱自清、鲁迅、冰心、老舍等。
三、常见修辞手法
1. 比喻:用具体事物说明抽象概念。
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 拟人:赋予非生命事物以人的特征。
如:“风儿轻轻唱着歌。”
3. 排比: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句子并列使用。
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4. 夸张:故意夸大事实,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5. 对偶:结构对称、字数相等的句子。
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四、写作基础要点
1. 审题: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避免跑题。
2. 立意:明确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主题。
3. 结构:一般采用“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式结构。
4. 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
5. 情感:真实自然,打动人心。
五、常用成语与俗语
-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处用精辟词语点明主旨。
- 饮水思源:不忘本,感恩过去。
- 百闻不如一见:亲身经历胜过听别人说。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六、文言文重点词汇
| 词语 | 释义 |
|------|------|
| 之 | 的,代词,助词 |
| 于 | 在,向,对 |
| 以 | 用,凭借,因为 |
| 而 | 并且,却,而且 |
| 乃 | 是,于是 |
| 乎 | 吗,呢,于 |
七、古诗词赏析技巧
1. 理解诗意: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3. 联系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4. 体会意境:感受诗中营造的氛围与情感。
八、课外拓展建议
- 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感。
- 坚持写日记或随笔,提升写作能力。
- 关注时事新闻,拓宽知识面。
- 学会归纳总结,建立自己的语文知识体系。
以上便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只有不断积累、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