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025-08-13 15:28:29

问题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15:28:29

据媒体报道,近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引发关注。《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创作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本文以“我”与母亲之间的互动为主线,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成长。

一、课文

内容要点 具体内容
作者 史铁生
文体 散文
主题 母爱、亲情、怀念、生命的意义
背景 作者因病瘫痪,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关爱与支持,但母亲在作者未完全康复时去世,留下深深的遗憾。
情感基调 悲伤中带有温情,思念中充满悔恨
人物形象 “我”: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母亲:坚强、温柔、无私、含辛茹苦
关键情节 母亲多次劝“我”去看花,最终自己却未能看到花;母亲临终前仍惦记着“我”的生活。

二、重点词语解释

词语 含义
瘫痪 因疾病导致身体部分或全部失去活动能力
喜欢 表示对某事物有浓厚兴趣或情感上的偏好
忍受痛苦或艰难的生活
恐惧 对某种事情感到害怕或不安
奔波 忙碌地奔波于各种事务之间
颤抖 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身体不自主地发抖

三、语言赏析

1.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这句话简洁而沉重,暗示了母亲的离世,也表现出“我”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2.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这句话是全文的高潮,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深刻理解与感恩,也表达出对生命的重新认识与珍惜。

四、写作手法分析

写作手法 作用
以小见大 通过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细节,表现深刻的母爱
对比 通过“我”的情绪变化与母亲的坚定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
象征 “看花”象征着希望与生活的美好,也象征母亲对“我”的期望
直接抒情 通过直接表达内心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具体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及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情感目标 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培养感恩之心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课后思考题

1. 为什么“我”一开始拒绝母亲带他去看花?

2. 母亲为什么要反复叮嘱“我”去看花?

3. 你如何理解“好好儿活”这句话的含义?

4.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样对待母亲的关心?

通过学习《秋天的怀念》,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也能体会到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