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引发关注。《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经典片段,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荒诞情节,深刻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与社会风气的败坏。本课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课文主要
| 内容要点 | 简要说明 |
| 作者 |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 |
| 出处 | 《儒林外史》第三回 |
| 体裁 | 短篇小说,讽刺小说 |
| 主题 | 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
| 主要人物 | 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
| 情节概述 | 范进多年不中,终于考中秀才,后又中举,因过度兴奋而发疯,最终在众人的哄劝下恢复理智 |
| 讽刺手法 | 夸张、对比、反讽等 |
| 语言风格 | 幽默诙谐,含蓄讽刺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 理解小说的讽刺意义 | 分析人物性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
| 掌握小说的结构与叙事特点 | 深入体会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态度 |
| 学习小说的语言特色 | 理解讽刺手法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 |
三、课件结构概览(节选)
| 页数 | 内容标题 | 教学目标 |
| 第1页 | 课题名称 | 引入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
| 第5页 | 作者简介 | 了解吴敬梓及其文学贡献 |
| 第10页 | 故事情节梳理 | 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
| 第15页 | 人物形象分析 | 分析范进、胡屠户等人物性格 |
| 第20页 | 语言赏析 | 品味小说语言的幽默与讽刺 |
| 第25页 | 主题探讨 | 探讨科举制度对人性的影响 |
| 第30页 | 写作手法 | 学习小说的讽刺技巧 |
| 第40页 | 课堂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意义 |
| 第45页 | 课后练习 | 巩固知识点,拓展思维 |
四、教学建议与延伸思考
- 教学建议:
- 结合历史背景讲解科举制度,增强学生的理解深度;
- 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情绪变化;
-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功利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 延伸思考:
- 如果你是范进,面对中举后的喜悦,你会如何反应?
- 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类似的“精神枷锁”?
结语:
《范进中举》不仅是一篇讽刺小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文学知识,更能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