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0版)(26页)】引发关注。为加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联合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名录是对原有名录的一次重要更新,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前生态环境变化和物种保护需求。新版名录共收录了746种及11个类群的野生动物,涵盖了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以及昆虫等多类生物。
本次名录调整不仅增加了部分濒危物种的保护级别,还对一些原本属于地方重点保护的物种提升至国家层面,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同时,名录中也对部分物种进行了分类调整,使其更符合科学分类和实际保护需要。
以下是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0版)》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部分代表性物种及其保护级别。
一、名录主要
1. 更新背景:基于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生态调查数据,结合国际保护趋势,对原有名录进行修订。
2. 保护级别: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有所增加。
3. 物种覆盖广泛:涵盖多种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包括森林、湿地、海洋等。
4. 新增物种:如金丝猴、朱鹮、中华穿山甲等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5. 分类调整:部分物种因分类学研究而被重新归类或合并。
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0版)代表性物种表
| 序号 | 物种名称 | 保护级别 | 类别 | 备注 |
| 1 | 金丝猴 | 一级 | 哺乳类 | 濒危 |
| 2 | 朱鹮 | 一级 | 鸟类 | 稀有 |
| 3 | 中华穿山甲 | 一级 | 哺乳类 | 极危 |
| 4 | 大熊猫 | 一级 | 哺乳类 | 国宝 |
| 5 | 藏羚羊 | 一级 | 哺乳类 | 濒危 |
| 6 | 白鳍豚 | 一级 | 哺乳类 | 功能性灭绝 |
| 7 | 川金丝猴 | 一级 | 哺乳类 | 濒危 |
| 8 | 黑颈鹤 | 一级 | 鸟类 | 稀有 |
| 9 | 云豹 | 一级 | 哺乳类 | 濒危 |
| 10 | 岩羊 | 二级 | 哺乳类 | 常见 |
| 11 | 红腹角雉 | 二级 | 鸟类 | 稀有 |
| 12 | 中华鲟 | 一级 | 鱼类 | 极危 |
| 13 | 扬子鳄 | 一级 | 爬行类 | 极危 |
| 14 | 黑脸琵鹭 | 二级 | 鸟类 | 稀有 |
| 15 | 褐马鸡 | 二级 | 鸟类 | 稀有 |
三、结语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0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上迈出了更加科学、规范的重要一步。通过明确保护对象、强化法律保障、推动公众参与,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未来,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珍稀物种将得到更好的生存保障。
如需获取完整名录或进一步了解某类物种的详细信息,可参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或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官方文件。
以上就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0版)(26页)】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