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峨眉山月歌》(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5001408-】引发关注。《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乘舟夜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解性默写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诗意、字词含义及情感表达。
一、诗歌原文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理解性默写题与答案总结
以下为常见的理解性默写题目及其答案,适合用于复习或测试:
| 题目 | 答案 |
| 1.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是: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 2. 诗中“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 月亮的倒影 |
| 3. 诗中“夜发清溪向三峡”表明诗人从哪里出发? | 清溪 |
| 4.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思君”指的是谁? | 作者对家乡或友人的思念 |
| 5. 这首诗通过哪些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情感? | 峨眉山、月亮、江水、清溪、三峡、渝州 |
| 6. 诗中“半轮秋”形容的是什么样的月亮? | 半圆的月亮,象征秋天的夜晚 |
| 7. 诗中“江水流”暗示了什么? | 江水流动,时间流逝,也暗示诗人旅途的漫长 |
| 8.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寂感 |
| 9. 诗中“夜发”说明诗人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 夜晚 |
| 10. 诗中“下渝州”表示诗人前往的方向是? | 向渝州方向前行 |
三、总结
《峨眉山月歌》虽篇幅短小,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李白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理解性默写,不仅可以巩固对诗句的记忆,还能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意境与情感。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注释和背景知识,全面把握诗歌的内涵。
备注:以上内容为原创整理,适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复习或教师备课参考,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确保内容真实、准确、符合教学需求。
以上就是【《峨眉山月歌》(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0211025001408-】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