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共6页]】引发关注。一、概述
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单元,主要用于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降解。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后续好氧处理的效率。本设计计算书旨在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完成水解酸化池的设计与计算,确保其运行稳定、经济合理。
二、设计参数
| 项目 | 数值 | 单位 | 说明 |
| 设计流量 | 5000 | m³/d | 平均日处理量 |
| 水力停留时间(HRT) | 4.0 | h | 设计取值 |
| 进水COD | 1200 | mg/L | 常规进水浓度 |
| 出水COD | 800 | mg/L | 预期去除率 |
| 污泥产率系数 | 0.3 | kgVSS/kgCOD | 参考经验值 |
| 污泥回流比 | 1:1 | - | 回流比设定 |
三、设计计算过程
1. 池容计算
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积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V = Q \times HRT
$$
其中:
- $ Q = 5000 \, \text{m}^3/\text{d} $
- $ HRT = 4.0 \, \text{h} $
换算为每天的水量:
$$
Q = \frac{5000}{24} = 208.33 \, \text{m}^3/\text{h}
$$
则池容为:
$$
V = 208.33 \times 4 = 833.32 \, \text{m}^3
$$
考虑安全系数(1.2),实际设计容积为:
$$
V_{\text{设计}} = 833.32 \times 1.2 = 1000 \, \text{m}^3
$$
2. 污泥产量计算
污泥产量可通过以下公式估算:
$$
X = Q \times (C_{\text{in}} - C_{\text{out}}) \times Y
$$
其中:
- $ C_{\text{in}} = 1200 \, \text{mg/L} $
- $ C_{\text{out}} = 800 \, \text{mg/L} $
- $ Y = 0.3 \, \text{kgVSS/kgCOD} $
$$
X = 5000 \times (1200 - 800) \times 0.3 = 5000 \times 400 \times 0.3 = 600 \, \text{kgVSS/day}
$$
3. 污泥回流计算
污泥回流比为1:1,即回流污泥量等于出水污泥量。因此:
$$
Q_{\text{回流}} = X = 600 \, \text{kgVSS/day}
$$
4. 池体尺寸设计
假设池体为矩形,有效深度为3.5米,则:
$$
A = \frac{V_{\text{设计}}}{H} = \frac{1000}{3.5} = 285.71 \, \text{m}^2
$$
可选择池体尺寸为:长 × 宽 = 20 m × 14.3 m
四、设备配置建议
| 设备名称 | 规格 | 数量 | 作用 |
| 布水系统 | Φ200mm | 1套 | 均匀布水 |
| 搅拌装置 | 2kW | 2台 | 促进混合 |
| 污泥回流泵 | 50m³/h | 2台 | 污泥回流 |
| 检测仪表 | COD、pH | 1套 | 实时监测 |
五、运行管理建议
1. 控制进水水质:确保进水COD不超过1500 mg/L,避免冲击负荷。
2. 定期排泥:根据污泥积累情况,每季度排泥一次,保持池内污泥浓度稳定。
3. 监测运行参数:定期检测pH、DO、COD等指标,确保运行正常。
4.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搅拌机、水泵等设备,防止故障影响运行效率。
六、总结
本设计计算书通过对水解酸化池的容量、污泥产量、设备配置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确保该池在实际运行中能够高效稳定地发挥功能。设计容积为1000 m³,池体尺寸为20×14.3 m,满足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注:本计算书基于典型设计参数,具体工程应结合现场条件和水质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共6页]】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