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精选 > 学识问答 >

《师说》理解性默

2025-08-18 01:59:55

问题描述:

《师说》理解性默,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8 01:59:55

《师说》理解性默】韩愈的《师说》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作品之一,文章围绕“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强调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平等师生观。本文通过理解性默写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一、理解性默写知识点总结

题目类型 题目内容 答案 文章出处
1. 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句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一段
2. 表达“老师的作用”的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一段
3. 描述“人非生而知之者”的句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第一段
4. 表达“没有疑问就无法进步”的句子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第一段
5. 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观点 圣人无常师 圣人无常师 第二段
6. 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句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第二段
7. 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句子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第二段(引用)
8. 描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态度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第三段
9. 表达“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句子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第三段
10. 总结全文,提出“余嘉其能行古道”的句子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结尾

二、文章核心思想提炼

《师说》的核心思想在于倡导“尊师重道”,强调学习必须有师,且师与弟子之间应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文中通过对比古代与当时社会对“师”的态度,批判了士大夫阶层因门第观念而轻视从师的行为,呼吁人们打破传统偏见,重视教育与知识的传承。

三、写作特点分析

1. 结构清晰:文章由“为什么要有师”、“谁可以为师”、“从师的意义”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2. 语言简练有力:用词精准,句式变化多样,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3. 引用经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4. 对比鲜明:通过“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的对比,突出作者的观点。

四、教学建议

- 学生在背诵时应注重理解语义,避免死记硬背。

-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韩愈写此文的动机,有助于加深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 可结合现实案例,探讨现代社会中“从师”观念的变化与延续。

通过以上表格与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师说》的理解性默写要点,同时提升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