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固定资产摊销方法是什么】在2018年,我国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摊销方法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的摊销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合理、系统地分摊到各期费用中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不同的固定资产类型和使用情况,适用的摊销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2018年常见的固定资产摊销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的总结:
一、固定资产摊销的基本原则
1. 摊销对象:企业持有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2. 摊销期限: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或生产能力和技术状况确定。
3. 摊销方法: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成本与收益的配比。
二、常用的固定资产摊销方法
| 摊销方法 | 说明 | 适用范围 | 优点 | 缺点 |
| 平均年限法(直线法) | 将固定资产原值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到各期 | 适用于使用年限稳定、收益均衡的固定资产 | 计算简单、易于理解 | 不考虑资产使用强度变化 |
| 工作量法 | 按实际工作量(如产量、行驶里程等)分摊折旧 | 适用于使用强度不稳定的设备 | 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 | 需要准确计量工作量 |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在直线法基础上加速折旧,前期多计提,后期少计提 | 适用于技术更新快、价值下降快的资产 | 节税效果明显 | 后期折旧金额较低,影响利润 |
| 年数总和法 | 根据剩余使用年限占总年限的比例计算折旧额 | 适用于使用初期效益高的资产 | 折旧递减更平缓 | 计算较复杂 |
三、2018年政策背景
2018年,财政部继续推动会计准则的统一和规范,强调固定资产摊销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摊销方法,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摊销政策,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四、总结
2018年,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摊销时,应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资产特点和业务模式,选择合适的摊销方法。常见的摊销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每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判断,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准确披露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上就是【2018固定资产摊销方法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