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申报残保金的的工资总额是2018年计提工资的总额】在2019年申报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时,部分企业可能会发现其申报的工资总额与当年实际发放的工资存在差异。根据相关政策规定,2019年申报残保金所依据的工资总额,通常是以2018年计提的工资总额为准。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申报计算方式和实际应缴金额。
以下是对这一政策的总结与分析:
一、政策背景
残疾人保障金是国家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基金,由用人单位按比例缴纳。企业在申报时,需根据上年度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来计算应缴金额。但由于工资发放与财务核算的时间差,部分地区允许使用上年度计提的工资总额作为申报依据。
二、申报依据说明
| 项目 | 内容 |
| 申报年份 | 2019年 |
| 申报依据 | 2018年计提的工资总额 |
| 适用对象 | 按年度申报残保金的企业 |
| 政策来源 | 地方性残保金征收管理办法(如《XX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
> 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财政或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
三、为何采用2018年计提工资?
1. 财务核算周期问题
企业在年末进行工资结算时,往往会在次年初完成工资发放。因此,2018年的工资可能在2019年才实际发放,但财务上已计入2018年的成本。
2. 避免因发放时间差异造成申报误差
若按实际发放时间计算,可能导致申报数据不一致,影响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 简化申报流程
使用计提数据可以减少企业在申报时对工资发放时间的额外核查,提高工作效率。
四、对企业的影响
- 有利方面:
企业可提前掌握申报基数,便于预算安排;若2018年工资水平较低,可减轻当期缴费压力。
- 不利方面:
若2018年工资较高,可能增加2019年的应缴金额;同时,若企业实际工资在2019年有较大波动,可能造成申报与实际不符。
五、建议与注意事项
1. 及时关注地方政策变化
不同地区对残保金的征收标准和申报依据可能存在差异,建议企业定期查阅当地财税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
2. 合理规划工资结构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工资结构,有助于优化残保金的缴纳负担。
3. 做好财务记录与核对
保持工资计提与发放的清晰记录,确保在申报时能够准确提供所需资料。
六、总结
2019年申报残保金所使用的工资总额,通常是基于2018年计提的工资数据。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务核算的现实情况,但也对企业在申报时的策略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应对政策变化,确保合规申报并有效控制相关成本。
以上就是【2019年申报残保金的的工资总额是2018年计提工资的总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